“老师,你觉得我还有可能吗?”
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先来讲个历史典故。

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,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。项籍说:“那个人,我可以取代他!”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,说:“不要胡说,要满门抄斩的!”但项籍却满不在乎,暗自立下了志向。

项籍是谁?他就是项羽。说这话时,项羽二十来岁。后来,他果然领军灭亡了秦国。

我作为一个教PTE的,不好好教英语,在这里说什么历史故事?那是因为我想告诉每位考生这么一个道理:

要想成功,首先要相信自己有成功的可能。

要想拿到8炸,首先要相信自己有拿到8炸的可能。

——文康老师

就像项羽那样,要想灭掉秦国,才能最后真的灭亡秦国。

可能和西楚霸王比,我们每个人都是弱鸡了。但是灭掉一个政权和考出8炸相比,哪个更容易?当然是8炸了。所以你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考不到8炸?

我时常被一些考生问:“老师你觉得我还有可能吗?”

问出这种问题的人,其实都知道自己需要的不是能不能的答案,而是需要安慰。所以我一般都会灌鸡汤。但是我真的挺想回答“没可能”的。因为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拿到目标分的信心。那必然是没有可能的。

对于这种学生,我有时甚至不想去教。但是愧于囊中羞涩,我往往还是会继续安慰下去,让他/她好好努力。说不定呢?对吧?

而如果一个人上来问我的是:“老师你觉得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的?”那我会非常热情地告诉他/她到底哪里需要提高。因为这么问的人,首先有个前提,那就是相信自己能够拿到想要的分数。

“老师你觉得我还有可能吗?” 对比 “老师你觉得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的?” 两个不同的问法,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,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。

前者,只能在我的鼓励下被动努力,凭借“运气 ” 。后者,则会主动出击,寻找自己不足之处,去努力攻破。

很明显,只要努力,这两类人都迟早会成功,但主动的人会更早成功。

很多人在家庭环境、生活环境的造就下,很早就形成了这种主动的性格,于是可能很早就能形成这种获得成功的主动性,从而早早就搞掂了PTE8炸。例如很多拿到8炸的人会有种“PTE有什么好学的,竟然还有人花钱去学?”的感觉。

但同时,还有很多的同学,则依旧深陷苦海。他们和那些早早拿到8炸的人差别是什么?是缺乏语言敏感度吗? 是笨一些吗? 很多人是这么想的。一个同行曾经就说:“搞PTE培训就是赚傻子的钱”。

但我并不这么认为。我认为,还深陷苦海的同学和已经上岸的同学的最大区别,就在于有没有拿到目标分的自信心。

可能,那些始终不能脱坑的同学们只是被考试打击,丧失了信心;可能,他们受到了太多的压力,感觉不想考试,但不得不考试;可能,那些没有信心的同学们,只是在生活中缺少这么一个鼓励他们的人。

我很感谢我的父亲。虽然在我小的时候,他一直在外求学,没在家里陪伴我。但是只要他假期回来的时候,就会给我讲一些历史故事。也就是在那时,他给我讲了项羽这个“彼可取而代之”的故事。从那时起,我这个小男生也相信“彼可取而代之”,不管我做什么事情,都能成功了。

如何做到自信诀窍就是要不害臊地告诉自己:我一定行

可能有人会说,这只是自我安慰。没错,自我安慰虽然可耻,但有用,不是吗?

如果有人还要抬杠说,“光是自信没用,还要看运气 ” 的话,那我要告诉你:自信的人运气不会太差

所以请跟我喊:我一定行!

力度不够?那可以加上tm,变成:我tm一定行!

想再厉害一点的话,请跟我喊:我tm不行的话,还有谁行!?

后记:今天写这个稿子,是因为近日看到了许多对于考点的吐槽,对于考场遭遇的描写等等。文字间充满吐槽,传播负面情绪。

这些稿子对于自信自强的人当然是没什么影响的,但是对于广大年轻考生后辈来说,如果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,实际上是毫无帮助的。

而我认为考生的备考、应试心态,则决定了他/她是否能够成功。我不想倚老买来,但是请各个机构成熟一点,至少做到不传播恐慌,谢谢。

Write a comment